為管住“地溝油”產生源頭,深圳市政府近日出臺《深圳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餐廚垃圾的收運和處理進行全流程管控。不論餐飲行業協會、餐飲企業,還是市民,均對辦法的出臺表示支持。但有聲音稱,要想讓《辦法》真正“見實效”,還需破解實踐中的諸多難題。
難題1
如何確保餐廚垃圾及時清運?
昨日,為了解餐廚垃圾的回收情況,記者前往福田八卦一路食街調查采訪。一家湘菜館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剩菜剩飯,大部分被自稱“養豬戶”的人免費收走,至于餐廚垃圾的用途,餐館沒有打聽過。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受訪的多家餐館。
在振華路經營快餐店的張老板告訴記者,飯館營業以來,餐廚垃圾都是由“個體戶”收走。為了免去處理餐廚垃圾的麻煩,快餐店每個月還要向“個體戶”繳納150元的餐廚垃圾清運費。“我這種處理方式,在振華路非常普遍”,張老板告訴記者,如果由正規公司來收運垃圾,他一定支持,但如果要收費,最好“能比個體戶低一些”。
位于燕南路的一家川菜館劉姓負責人告訴記者,《辦法》的出臺是好事情,但一些細節還需要考慮。比如,福田區開辦幾個企業比較合適,企業數量少,肯定會影響餐廚垃圾的清運速度。“深圳天氣熱,如果垃圾清運不及時,臭氣熏天,污染環境”,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正規企業不如個體戶靈活,不排除餐館會偷偷將餐廚垃圾移交給非法收購的人群”。
難題2
如何減輕清運費對餐飲單位的負擔?
下月就要實施的《辦法》,并未明確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費用的收取標準。但深圳飲食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少華告訴記者,早在幾年前,深圳福田區就試點,要求餐飲企業將餐廚垃圾交由符合資質的企業統一處理,當時的收費是一噸60元錢,但即使如此,餐飲企業的抵觸心理也比較強。
“餐飲企業原本就要向物業繳納垃圾清運費用,企業繳納的水費中,也包含了排污費,現在增加餐廚垃圾清運費,盡管不多,但也容易打消餐飲企業的積極性”,陳少華說,在深圳不少地區,一些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清理不但不用繳費,甚至能從一些所謂“養豬戶”那里獲得小額的“回報”。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