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正遭受50年以來最大的干旱,天氣炒作極大推升了豆類整體價格,而由于品種合約特點,豆粕成為了聯系內外盤的紐帶。但是,在國內消費疲軟以及南美豐產預期的拖累下,價格高企的豆粕市場產生了疲態,沖高之后呈現出強勢振蕩局面。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豆粕將由前期“快速上漲”模式轉變為“進二退一”或“進三退三”模式,上漲步伐放緩。
近遠月合約價差持續處于高位
6月份以來,美國出現大面積高溫干旱天氣,導致美豆期價突破前期歷史高位。美國農業部最新一期的作物生長報告顯示,當前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31%,水平與1988年大旱時相當,當時的旱情造成了20%以上的單產損失。依據最初43.9蒲式耳/英畝的單產進行計算,單產最大降低至35.1蒲式耳/英畝,這意味著后期美豆單產還有調降可能。最近informa等研究機構開始調降美豆單產預期。
雖然干旱導致農產品價格大漲,但市場對南美大豆產量抱有十分樂觀的態度。近期,巴西咨詢分析機構safrasemercado發布下一年度展望報告稱,巴西2012/2013年度大豆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8229萬噸,將較本年度增長24%。在此情況下,大豆與豆粕的近遠月合約價差將持續處于高位,短期內難有回調。
國內終端消費疲軟
近期肉類市場處于消費淡季,禽肉及豬肉價格低位徘徊。生豬出欄價繼續下降,至13.59元/公斤,養殖利潤為-81.6元/頭,與前期低位持平。農業部7月份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生豬存欄數為46207萬頭,與前期持平。在豬價見底企穩預期、前期疫病可能致后市供給不足以及仔豬價格下降降低了補欄成本等因素影響下,6月份生豬存欄量穩定,市場整體維持疲軟狀態,豆粕消費也相應疲軟。
國家政策抑制豆類價格上漲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