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份,正值我國南方各省“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豐收時節。然而今年早秈稻期貨價格卻是一路高歌猛進,主力er1301合約期價從6月初的2600元/噸飆升至目前的近2800元/噸,漲幅高達7.7%。豐收季節期貨價格卻大幅上揚傳遞出怎樣的市場信息呢?
豐收與減產的爭議
目前市場對今年全國早秈稻總產量究竟是增產還是減產爭議較大。農業部信息顯示,2012年我國早秈稻播種面積預計為8800萬畝,較上年增加170萬畝,增幅為2%。播種面積增量主要來自湖南、湖北、廣西、江西,分別增加70萬畝、30萬畝、30萬畝和15萬畝,其他省穩中有增或基本穩定。
一種觀點認為,今年早秈稻單產預計為5420公斤/公頃,較上年基本持平,但較近5年的平均水平下降80公斤/公頃。由于面積增加較多,所以早秈稻產量將繼續小幅增加,估計產量在3300萬噸,略高于2011年的3276萬噸。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早秈稻分蘗、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我國南方主產區經歷了1個多月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由于光照不足,部分地區新季早秈稻品質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時,異常氣溫引發的病蟲害較去年偏多,稻瘟病、紋枯病較為嚴重,產量也一定程度受到病蟲害影響。預計某些主產區總產量比去年下降7%—10%。
無論哪種預測,對今年的早秈稻總產量都不抱太樂觀的態度。
種植成本、比價效應提振收購價
早在今年2月,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發展,國家發改委及時發布了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的相關政策。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部門再次聯合發布2012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自2012年7月16日至9月30日,國標三等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為1.20元/斤,比2011年提高0.18元/斤,增幅高達17.65%。2400元/噸的政策底擺在市場人士面前,而且這種政策底仍有逐年抬高的趨勢。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