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營養價值高、價格合理,是居家首選的營養食品。雞蛋也因此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可是,你可能不知道,你在用雞蛋做出眾多美味佳肴時,正是把雞蛋變成毒品吃下去。下面,小編就告訴你日常生活中5種錯誤吃雞蛋的方法。
錯誤吃法1:過量吃雞蛋
雞蛋是公認的營養食品。但是,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造成腎臟機能的損傷。
正確吃法: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
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于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
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后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錯誤吃法2:生吃雞蛋
生吃雞蛋是從西方流傳過來的一種吃法,很多ol都把吃生雞蛋,或者半生的雞蛋作為一種健康的時尚。
其實,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帶菌,未熟的雞蛋不能將細菌殺死,容易引起腹瀉。并且,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癥狀。
正確吃法: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鐘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錯誤吃法3:雞蛋+豆漿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也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
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正確吃法:雞蛋富含蛋白質,是人體補充蛋白質很好的來源,但它是屬于動物性蛋白質,根據蛋白質互補原理應該和植物性蛋白質搭配,如:大豆,木耳,菌菇類等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
錯誤吃法4:煎荷包蛋和茶葉蛋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