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雨夜,深山里一片潮濕,但在遷安大崔莊鎮四道溝村的會議室里卻是一派火熱,該村兩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們盡管個個滿頭大汗,但卻是興高采烈。老黨員王占起拉著遷安市旅游局駐村工作組組長何愛軍的手說:“這核桃文化產業園發展規劃做的太好了,你們可為我們四道溝的老少爺們和子孫后代辦了件大好事,謝謝了……”
其實,這只是旅游局駐村工作組為該村所辦的許多實事中的一件。駐村工作組進駐四道溝后,還時刻把村里建設、群眾冷暖及點滴小事記在心頭。四道溝村是遷安市北部的一個小山村,全村核桃種植面積2100畝,常年產量3萬多公斤,是遠近聞名的核桃生產專業村。但由于市場信息不暢等原因,近兩年村里出現了核桃銷售難問題。駐村工作組了解這一情況后,當即和遷安市有名的農產品加工廠、食品廠聯系,幫助村民賣掉了積存的一萬余公斤干核桃。此外,工作組還累計籌措資金20余萬元,積極與有關單位協調,先后幫助村里解決了環境美化綠化、自來水管老化、村路修繕硬化、書屋、路燈、危房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七一前后,還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對該村10來戶困難戶、貧困老黨員送上慰問品,對他們噓寒問暖,真切地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
找路子促發展,千方百計富群眾是旅游局駐村工作組的重要工作內容。賣掉核桃后,工作組還多方聯系,幫村里與遷安最大的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樂丫農產品公司達成了由村里成立合作社,每年組織農戶按合同規定標準集中采購,再由樂丫公司按當年市場價格向合作社統一收購的長期合作意向,與遷西縣旅游商品開發公司達成每年端午節前后,遷西縣旅游商品開發公司到四道溝村采購青核桃,并安排技術人員來村里指導加工,在村里完成加工制作的協議,與遷安智恒達公司達成了由四道溝村負責生產加工的深度研發產品干核桃、核桃油、核桃茶、合家歡大禮盒四種產品,由遷安智恒達公司按協議價格一次性全部包銷的協議。“這三個大協議的達成,工作組算是幫我們找到了長久的核桃銷售門路,從根本上解決了核桃銷售難問題!”提起這事,村民們樂得合不上嘴。“幫扶不是一味“輸血”,我們更注重于“造血”,在為村里解決了急事、難事后,我們根據四道溝村實際情況,又籌措資金10萬元幫村里制定了四道溝村核桃文化產業園發展規劃,希望今后該村立足于景色優美的生態環境,依托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以及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以核桃產業為中心,走核桃文化產業發展之路。”旅游局駐村工作組組長何愛軍向記者介紹說。“看了這個規劃,我們大受鼓舞、信心倍增,我們兩委干部和鄉親們一定會齊心協力按照規劃將村里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相信我們四道溝村必定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四道溝村黨支部書記郭新民充滿信心地說。
來源:長城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