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方花生油價格再次出現上漲,市民直呼“吃不起”,農民卻說“不賺錢”。有專家認為,此輪漲價恰逢陳花生庫存量不足、新花生還未上市,是原料供應“青黃不接”導致的。但不少人士更強調,現在外資已經控制了我國食用油市場的定價權,食用油安全警鐘正頻頻敲響。
花生油價格普漲 市民“吃不起”農民“不賺錢”
近期,花生油價格“漲聲”再起。食用油生產巨頭金龍魚發出通知,旗下花生油平均價格將上調8%。記者在合肥市經濟開發區的合家福超市看到,此次漲價的“主角”金龍魚特香花生油5升裝已經是119.8元,而調價前售價是112.7元。
除了金龍魚公開調價外,一些品牌也以取消特價促銷的方式變相提高了價格。魯花花生油合肥市場部的負責人表示,目前暫未對花生油價格進行調整,但是因為年前做了特價活動,如今已經把價格恢復到了原價。
據調查,4月份以來金龍魚花生油價格漲幅為7%-9%,福臨門上調8.1%-8.9%,魯花、胡姬花的花生油漲幅在10%左右。
對于食用油價格上漲,不少市民直呼“吃不起”。合肥市民席禮鳳說,今年食用油已經漲了兩次,老百姓的油壺是越來越沉了。
城市居民對食用油漲價反應敏感,但作為原料生產者的農民卻并未從漲價中獲益。山東蒙陰縣大上峪村村民于開龍今年種了5畝花生,他告訴記者,今年由于天氣太旱,花生可能會比往年減產50多公斤,賺的肯定比去年少。并且,種花生費時費力,好多農民都不愿意種。
“原料供應不足”還是“定價權旁落”?
有不少人認為,此輪漲價恰逢陳花生庫存量不足、新花生還未上市,是原料供應“青黃不接”導致的。安徽大平油脂董事長魏國平認為,此次價格上漲主要是市場上的花生進入收尾階段,新花生上市還需要等兩個月的時間,所以目前油廠庫存需要近三個月的生產消耗,以致價格有所上漲。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