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市沸騰了,這個將馬鈴薯種植作為支柱產業的城市,迎來了馬鈴薯產業的盛會,2012中國馬鈴薯大會暨烏蘭察布市馬鈴薯文化節開幕。
當天,烏蘭察布馬鈴薯集寧展洽會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圍繞馬鈴薯做起了大文章。
最小種薯1厘米左右
最小的馬鈴薯種薯能有多小?這種目前最小的種薯在烏蘭察布馬鈴薯展洽會上現身。
在一家種薯培育公司的展位前,只有一厘米見方的種薯吸引了眾多參會者觀看。這種種薯長約一厘米左右,有的不足一厘米,最大的也不過2厘米,據該公司人員介紹,這是目前最小的種薯。
別看種薯個頭小,可它來頭大。首先要在培養皿中加入各種培育種薯的成分,經過無土培育成幼苗,整個生長期都在科學的精心護理下完成。種薯培育成功后,就可入土種植,經過生長期成熟后和一般馬鈴薯大小無異,如果經過科學合理的種植,馬鈴薯的個頭可以更大。
“這么小的種子,行不行呀”,一位參觀者看見個頭小小的種薯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工作人員立刻解釋說:“它雖然小,但和其他種薯一樣,種植沒有問題。”
全程機械一體化
馬鈴薯的種植早已不再是傳統的耕種,從種薯培育、耕地、施肥、種植、收獲,全程機械一體化。
“這種播種機開溝、播種、施肥一體,再不用人工種植”,一家機械公司向參會人員介紹機械的優點。在展會上各種名目的播種機、收獲機也是展會的一大亮點。
展會上不少參展商都將種薯的展覽作為重點內容,這些種薯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科技公司培育的。還有各種科學配方的肥料、馬鈴薯專用肥料等等,馬鈴薯從種薯的培育便是高科技陪護,再到科學種植、最后的機械化收獲,可謂全程都離不開科學技術。
記者了解到,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的研究和種薯生產時間較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馬鈴薯遺傳育種、專用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馬鈴薯模式化栽培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一些研究項目在國內、國際均處于領先地位。
此外,為了保證種薯質量,烏蘭察布市的一些種植基地還專門配置智能氣象觀測設施,掌握氣候變化,實施科學種植。
馬鈴薯創造大產業
一顆小小的馬鈴薯,也能做出大文章。
來源:內蒙古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