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國官方pmi小幅回落至50.1%,但降幅繼續縮小。與此同時,反映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匯豐pmi也回升至三個月高位的49.3%。兩項數據均表明,經濟企穩跡象進一步明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受需求疲軟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仍存。分析人士指出,更多“穩增長”措施將出臺。此外,貨幣政策仍會有所動作,按照央行每季度降準一次的操作,8月份仍是降準敏感窗口。
制造業活動“淡季不淡”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比6月微幅回落0.1個百分點。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6月份相比,只有原材料庫存指數略升,其余指數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產成品庫存指數降勢突出,降幅達到4.3個百分點,指數下降到48.0%;生產指數回落至51.8%,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
“7月份pmi指數降幅繼續縮小,表明經濟增長筑底企穩跡象進一步明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說。
張立群指出,新訂單指數的降幅明顯縮小;原材料采購指數略升,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加快降低,預示庫存調整活動接近尾聲。受穩增長各項政策效果的影響,未來市場需求增速預計將穩中略升。企業訂單減少態勢有望改變,經濟增長水平將趨于穩定或略有提高。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指出,從歷史來看,7月份向來是淡季,但此次數據呈現“淡季不淡”現象,顯示制造業擴張動力在“穩增長”的政策推動下已經出現了企穩跡象。
盡管7月pmi并未如市場普遍預料般回升,但并不妨礙市場對經濟企穩的預期。事實上,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也都指向“經濟企穩”的方向。
昨日同時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就出現回升。7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49.3%,盡管這一數據低于初值,但仍創下近三個月新高。并且,其較6月終值高達1.1個百分點的環比升幅,亦為21個月以來最大。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