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烙鍋店“牛肉”吃不出牛肉味
店老板:肥肉是牛肉上附帶的牛筋服務員:牛肉不夠,便用豬肉代替
“豬肉賣出牛肉價!”日前,貴陽市民李先生致電商報消費維權站維權專線6624315稱,他在大營路一家烙鍋店吃宵夜時,點的牛肉商家卻拿豬肉來蒙混,甚至豬瘦肉上還帶著肥肉,被識破后,商家仍稱肥肉是牛肉上附帶的牛筋。
● 烙鍋店“牛肉”吃不出牛肉味
8月1日下午,記者到該烙鍋店暗訪,點菜時要了20元一盤的牛肉。十多分鐘后,服務員將一盤“牛肉”端上來倒在鍋內。
“牛肉”是商家已經炒好再端上來的,加熱后便可直接食用。當記者第一口嘗該“牛肉”時,覺得不對勁,沒一點牛肉味。然后又試著嘗了一口,還是沒有牛肉的味道,感覺跟豬肉一模一樣。
記者便請同去的其他人品嘗,對方也說吃起來是豬肉的口感,沒有任何牛肉味。
記者發現除了口味不一樣外,該“牛肉”上還帶著大塊肥肉,正常的牛肉上不可能帶著大塊肥肉,并且服務員端上來的“牛肉”中大部分帶著肥肉。
● 店家:肥肉為牛肉上附帶的牛筋
當記者質疑服務員端上來的到底是豬肉還是牛肉時,該店老板表示,他去菜場買牛肉時,由于已到下午時間,所剩的牛肉已經不多。因此,攤販賣給他的牛肉上有一些附帶著牛筋。
記者指出,牛肉上附帶的牛筋與豬肉上帶的肥肉完全不同,牛肉與豬肉吃起來的味道也不一樣,該“牛肉”上帶著的明顯是大塊肥肉,而非牛筋。
隨后,該店一服務員表示,端上來的“牛肉”中確實有一部分是豬肉,牛肉不夠,便用豬肉進行代替。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