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網記者從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成都市質監局局、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期對本市生產、流通環節生產經銷的部分食品和進口食品質量進行了抽查,抽查包括乳制品、飲料、淀粉糖、葡萄酒等產品。
其中,成都市質監局對成都企業生產的乳制品、飲料、淀粉糖、其他酒等食品進行了抽查,抽檢產品155批次,合格149批次,合格率96.1%;成都市工商局對成都市流通環節肉制品市場開展了食品質量安全的抽樣檢測,抽檢批次60個,本次檢測的肉制品所檢項目全部合格;四川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受理進口食品報檢46批次,檢驗檢疫合格46批次,合格率達100%。
據本網記者了解,由成都市大邑西嶺雪山泉水廠生產的桶裝“西嶺山泉”牌西嶺雪山泉水(飲用天然泉水)、郫縣隆福泉水加工廠生產的桶裝“可林娜”牌可林娜飲用天然泉水、都江堰太空水飲料廠生產的瓶裝“都江堰”牌256bc飲用純凈水、成都怡潤食品飲料廠生產的瓶裝“億潤”牌飲用純凈水均為菌落總數不合格;由崇州市開泰飲用水廠生產的“鑫馨”牌桶裝飲用天然泉水除了菌落總數不合格以外,霉菌也超過了標準要求;另外,由成都湯氏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黑糯米酒(配制酒),因滴定酸沒有達標,在本次抽查中也被列為不合格。
記者還了解到,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盧曉黎教授分析認為,如果水源微生物指標沒有大的改變,則造成飲用水菌落總數及霉菌超標的可能原因:一是生產過程中殺菌環節控制不當;二是包裝瓶或桶、瓶蓋、灌裝設備或管道的清洗、消毒不徹底,衛生達不到要求;三是灌裝車間的潔凈度達不到要求等。
而造成配制酒滴定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盧曉黎則認為可能性有三種:一是所購原料酒總酸偏低;二是配方設計人員不了解購買的原料酒的總酸含量,導致配方設計不符合標準要求;三是生產過程中未按配方要求準確投料等。
目前,成都市質監局已責令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立即進行整改、停止生產和銷售不合格產品,并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了查處。
來源:四川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