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飲料行業迅速發展對食糖需求不斷上升、蔗糖大幅漲價,以玉米淀粉為主要原料、可作為蔗糖替代和補充的淀粉糖消費的持續增長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專家稱,與蔗糖相比,淀粉糖無論在保健和實用性方面,還是在價格方面,都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未來的發展空間較大。
據業內權威專家介紹,淀粉糖是指從玉米、薯類等作物中提煉出的新型糖源,按成分組成大致可分為液體葡萄糖、結晶葡萄糖(全糖)、麥芽糖漿(飴糖、高麥芽糖漿、麥芽糖)、麥芽糊精、麥芽低聚糖、果葡糖漿等。
由于具備價格和效用上的優勢,多年來,淀粉糖消費一直在逐步增長,尤其是在白砂糖價格持續攀升的年份,淀粉糖產量更是迅猛擴張,迅速擴大其市場范圍。
近年來淀粉糖消費的持續增長開始引起市場的關注,尤其是自2009年以來,由于甘蔗持續減產導致國內白砂糖價格大幅攀升,明顯的替代效應使得淀粉糖的產量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進入2012年,甘蔗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加,國內白砂糖產量開始進入增產周期,后期國內白砂糖價格也將逐步下降,市場上也開始質疑淀粉糖對白糖的替代效應是否還會延續上升趨勢。
據業內專家介紹,由于淀粉糖的原材料成本低廉、出糖率又較高,所以在成本上明顯低于白砂糖所用的成本。與白砂糖相比較,淀粉糖無論在價格上還是在保健和實用性方面均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綜合分析來看,淀粉糖和蔗糖相比,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價格成本優勢。
據悉,我國的淀粉糖主產區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吉林,這幾個省份也是我國玉米的主產區,這主要是出于對成本優勢的考慮。在玉米主產區進行淀粉糖加工,不但可以充分發揮其潮糧加工的優勢,還可以保障原料來源,降低物流成本。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華北地區淀粉糖市場價格在4000元/噸左右,而白砂糖的價格最低也在6700元/噸,有的甚至高達6900元/噸,兩者之間價格懸殊,企業當然優先考慮淀粉糖。
第二,出糖率高。
來源:云南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