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1: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蘇秋成時說,“今年1至5月,我國餐飲企業營業額增速為13.2%,而2011年增速為16.9%;2010年增速為18.1%,創下近10年的最低值。”
數據2:國家統計局公布近十年,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增幅一般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但2009年以來,兩者增幅差距不僅日益縮小,甚至在近兩年發生逆轉。
數據3:中國烹飪協會近日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餐飲百強分析報告》顯示,去年百強餐飲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僅為8.04%,低于2010年的9.42%,而過去,餐飲百強企業的凈利潤率一般保持在11%-12%。
上述三段數據不僅直指出當前餐飲業的尷尬,還深深刺痛了一些小飯店老板的心。開中餐飯店的孫先生就是他們其中一個,昨天,他向記者坦述了開飯店的這三年經歷。
2010年:月盈利3萬,雇7人忙活
回顧起2010年剛開業的時候,孫先生不禁慨嘆,“當時那么火爆的飯店,現在怎么就能成為‘死店’。”孫先生說他家原本是在市內批發市場批發蔬菜的。當由于這個行業的時間都集中在后半夜和凌晨,過了早上3-4點鐘就沒事了。于是他和妻子想開個飯店,經營中餐,那時裝修加購買設備花了近10萬元。
“當時效益特別好。”他給記者計算,當時一年房租僅1萬元,每月約833元,廚師工資2000元/月,后廚1500元/月,兩名服務員每名1000元/月,水電一個月500元,一月固定成本約6833元,每天約227元。當時菜特別便宜,豬肉就8-9元/斤,蔬菜也就1-2元/斤。中餐利潤得至少達到40%。他們家當時每天營業額至少是3000元,利用利潤公式=日營業額×綜合利潤率-固定成本計算,每天賺973元,一個月約29190元。
后來,生意更好,營業額突破3000元,實在忙不開,他們只好又雇了3名1000元/月的服務員。經營半年后可以說本錢回來了,還賺了不少。
2011年:月盈利勉強維持5000元
來源:沈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