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個時候,市面上的櫻桃基本都已售完,喜歡吃櫻桃的市民只得進園子“掃尾貨”讓舌尖拉拉饞。可如今,位于北京懷柔區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內的喇叭溝門滿族鄉瀕危植物園里形如珍珠、色如瑪瑙的野生毛櫻桃正掛滿枝頭,遠看星星點點,近看連接成片,成熟的櫻桃像盞盞紅燈籠,把山村裝點得喜氣洋洋,吸引了眾多游客不惜遠足百里品嘗舌尖上的“野味櫻桃”。
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市面積最大、森林蓄積量最高、植被類型最多、森林垂直結構最復雜的天然林區。為加強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拯救并擴大繁殖珍稀瀕危物種,懷柔區累計投資200萬元,在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沿線建起總面積100畝的瀕危植物園。目前,已從野外搜集栽培瀕危和有開發價值的刺五加、野大豆、紫椴、穿山龍等180種瀕危植物,涉及喬木、灌木、草本野生花卉、野生藥材、野生蔬菜。園內,每種植物都有標牌對植物從科屬、瀕危程度、性味歸經、經濟或者藥用價值詳細的說明,為拯救瀕危植物、儲備物種資源和教育人類珍惜資源愛護地球起到積極作用。
“野生櫻桃又稱毛櫻桃,果實相比家櫻桃較小,形近似球形,顏色艷麗,味酸甜,富含糖、酸、vc、氨基酸及各種礦質元素。尤其鈣的含量極高,極適于老人、兒童食用,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瀕危植物園內唯一技術員兼園長的彭明才介紹,兩年前,他從東北引進了這種野生山櫻桃,當時只試種了30株。經過精心培育,竟然試種成功,而且很適應喇叭溝門地區的氣溫和土壤,目前已培育了1000余株,吸引了不少游人前來觀看、品嘗。
像喇叭溝門瀕危植物園內大面積成功種植野生毛櫻桃的目前在京郊還屬首例,極具研究和推廣價值。
“毛櫻桃有其特有的優勢,那就是‘錯季’。當大櫻桃逐漸退市之后,毛櫻桃卻能接力采摘游,滿足市民吃櫻桃的愿望。如果能推廣種植,這一品種將不僅能得以保存下去,而且還能給喇叭溝門鄉的農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此,彭明才非常自信地說:“喇叭溝門有‘北極鄉’之稱,這里氣候更冷涼,土壤礦物質更豐富,特別在冬季夜間,山上貼地的氣層逐漸變冷,沿山坡下滑,冷空氣在山谷匯集成‘冷湖’,山谷暖空氣被迫抬升,形成了相對溫暖的逆溫層,這是櫻桃樹生長的極佳地段。”
如今,大部分野櫻桃已經進入盛果期,結出鮮紅的果實,吸引了不少游人前來觀看、品嘗。“按照1株可產10至15斤的果實計算,1000株櫻桃總計產量可達到1萬斤?!迸砻鞑耪f,今年開始嘗試對外采摘,價格自然不低于普通櫻桃,甚至更高些。因為來這采摘,不僅能體驗采摘樂趣,而且還能學習各種生物知識、見識瀕危植物。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