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剛剛提價,大豆油的提價時間或許將出現在今年的9、10月份。而為了抑制高漲的油價,政府除了利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之外,本身就帶有穩定市場物價任務的中儲糧和京糧集團也在擴大生產能力,力圖實現自己穩定食用油物價的目的。
因為國家大豆價格的進一步攀升,各大食用油企業要調高大豆油的消息甚囂塵上,但是有媒體爆出益海嘉里、中糧等大型食用油企業已經接到發改委的約談,大豆油漲價可能將會被壓制。除此之外,中儲糧油脂和京糧集團也在加快工廠的建設,希望擴大產能,以投放足夠多的平價油來實現穩定油價的目的。
食用油漲價壓力增大
7、8月間,“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知名品牌小包裝花生油陸續啟動年內第二次提價,調價幅度普遍在8%左右,漲價原因為高漲的油料花生價格。花生與花生油價格存在長期倒掛,造成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花生價格為9000元/噸,節后則漲至14000元/噸,而花生油出油率是——2.5斤花生出1斤油。
花生油集體提價被看做小包裝食用油集體上漲的預演。據了解,最近有關部門約談了食用油巨頭益海嘉里以及中糧集團,希望其能保持食用油價格穩定。有消息稱這是因為相關企業已計劃在今年9月集體上調旗下大豆油、調和油等主流小包裝油價格。
一家知名小包裝油生產企業負責人近日向記者透露,企業確實有迫切的提價需求。目前每加工1噸大豆油,企業大概需要承擔500元左右的虧損。大豆油占到其油脂產品的7成,加工量越大虧損越多。
而大豆油漲價的原因是飛漲的原料成本。近日四級豆油報價普遍維持在9350-9500元/噸,較6月初上漲了250-400元/噸。
國企品牌出手維穩
就在益海嘉里、中糧等大型食用油企業旗下的產品忙著漲價的時候,京糧、中儲糧卻開始發力自己的食用油產品,然而除了用自己的糧油產品盈利之外,這兩家國企還有維穩物價的使命。據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民介紹說,中儲糧、京糧集團的小包裝油價格比市場上的食用油價格低,只要有足夠的平價油投放市場,食用油的價格就會被抑制。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