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臺州經濟開發區,一位師傅正在做肉夾饃。由于配料價格的上漲,幾年前還賣3元錢一個的肉夾饃,現在要賣5元錢了。 記者 李昌正 實習生 林昱希 攝
“什么是cpi?這一連串的數據跟我有關嗎?”面對記者,賣肉夾饃的小劉一臉的茫然。
和絕大多數做生意的人一樣,對于在臺州經濟開發區前丁街賣肉夾饃的小劉來說,cpi的浮動似乎與他無關,他甚至不知道這3個字母代表什么意思,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意。
上月末,市統計局發布臺州市區半年度的cpi。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的5.3%,到接下來的“4時代”、“3時代”,直至6月份的“2時代”。短短半年時間里,cpi經歷了一個“飛流直下”的過程。
然而,小劉并沒有感受到這種過程,他只知道,他的肉夾饃正越賣越貴。
從3元到5元,一個肉夾饃的價格變遷
當小劉并不清楚何為cpi時,這個包含著長串數字的消費價格指數,卻無時無刻地在影響著他生意的每個環節,包括買菜、買肉、賣肉夾饃。
7月30日晚7點,做了一天生意后,小劉和他老婆開始收拾攤子。
“來買肉夾饃的人大多是回頭客,饃一賣完,我們就可以收攤回家了?!彼f。
小劉是河南人,在臺州做肉夾饃生意五六年了。這些年,一個小小的肉夾饃,在他手中經歷了幾次價格變遷。
2006年,小劉和老婆剛開始干這一行時,肉夾饃還是賣3元一個?!澳菚r候,一包50斤的面粉只要50多元錢,市場上肉夾饃都是這個價錢。”
3元錢一個的肉夾饃,小劉賣了兩年多。
2008年,他的攤子從臺州經濟開發區市民廣場附近,搬到了前丁小區邊上。沒過多久,他的肉夾饃價格提到了3.5元一個。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cpi開始為廣大市民所關注。
2008年,國內cpi上漲5.9%,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坊間笑稱,“跑不過劉翔,但總得跑過cpi。”
一直到兩年后,小劉家的肉夾饃才再次提價,從3.5元漲到了4元。
然而,就在今年5月,小劉的肉夾饃又上漲了一元,光是加肉,配上生菜、香菜、小蔥等作料,就得5元。
這無疑成了今年上半年市區cpi上漲的一個縮影。
[1] [2] [下一頁]
來源:中國臺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