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食品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方面,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政府部門的監管也不斷加強;另一方面,食品行業本身“小、散、亂”的特點,難以較快實現安全保障。
近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司長于軍表示,我國農村各種養殖戶有2億多,銷售企業430多萬家,餐飲單位210多萬家,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難以計數,而且生產加工企業十年以下的企業占80%左右。
即使排除小作坊后的生產加工企業中,中小型的企業仍然占總數80%左右,普遍存在實力薄弱,技術落后等情況。從歷次食品監管部門的抽檢看,菌落總數超標,是造成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見,確切地說,食品消毒滅菌技術落后,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攔路虎”。
現今,不少食品企業對于消毒滅菌工作,仍然停留在老觀念上,使用老技術。常見的方法有化學試劑消毒滅菌、射線消毒滅菌、干熱消毒滅菌、濕熱消毒滅菌和過濾除菌等。
這些技術,要么破壞食品結構、要么產生二次污染、要么效果不理想……
有人會說,可以建立“無菌”車間,以解決菌落總數問題。
建設“無菌”車間,確實是好辦法,但是要看到兩點。首先,無菌車間造價不低,不是一般食品企業所能負擔;其次,這只能解決生產環節中的問題。
因為,我們還應看到,由于空氣中微生物可能導致的二次污染,除生產外,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可靠的食品消毒滅菌技術,延長保質期。換言之,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若要取得安全保障,必須使用全程動態食品消毒滅菌技術且該技術能在效果上確?!盁o菌”標準。還有,該技術必須模塊化,能夠滿足儲運、銷售等環節中的特殊空間需要。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