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7.2%,僅此一項就影響全省cpi上漲0.6個百分點,鮮菜已取代豬肉成為目前對cpi上漲影響最大的品種。這是記者近日從黑龍江省調查總隊了解到的。今年上半年,鮮菜價格的上漲,對于一個三口之家意味著,平均每個月買菜要比去年同期多花15.39元。
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不再飛,但cpi仍在漲,這是因為上半年鮮菜價格扛起了價格上漲的大旗,全省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7.2%,成為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鮮菜消費支出為209.59元,鮮菜價格的上漲使城鎮居民人均多支出30.77元,平均每人每月多支出5.13元,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購買等量的鮮菜今年比去年每個月要多花15.39元。
省調查總隊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鮮菜上漲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城市播種面積減少,加之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和蔬菜流通環節多推高了菜價。其中,我省部分城市蔬菜基地面積今年銳減,原因是城市基礎建設的不斷改造外擴,很多老菜區被占用,新菜區還沒有及時補充和建立。同時,農業生產成本也大幅上升,以雞西市為例,人工費從去年年初的平均每天60元左右,漲至現在的平均每天90元以上,一年多時間提高了50%左右。
相對于糧食等大宗農產品而言,個別蔬菜價格由于總量小,好控制,存在商品化炒作,也推動了菜價上漲。今年春節后至4月份,蔬菜整體價格不但沒有如往年般下降,一些品種的價格甚至大漲,“蒜你狠”又回來了。哈爾濱市大蒜價格,由年初的5.95元/公斤,漲至5月30日均價8元/公斤,6月30日漲至14元/公斤,上半年漲幅已達135%。同時,我省也曾出現“蔥擊波”。年初時,雞西大蔥平均價格為5.0元/公斤,3月份價格曾一度飆漲至9.0元/公斤,上漲幅度達到80%后穩步回落,5月初開始,價格基本穩定在3.5元/公斤。
來源:東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