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來最大的一次暴雨襲擊,奶牛場墻倒舍損、圈舍積水,精料泡湯、青貯窖被淹,干草被雨淋、大片飼料地補水淹,給北京的現代化奶牛養殖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暴雨對北京市房山區的危害尤為嚴重,其中北京市房山區一個存欄500多頭奶牛場的經濟損失就達近300萬元人民幣。
暴雨過后,在政府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和乳品企業的幫助下,奶牛場面對暴雨災害正積極開展著災后生產自救工作,為將暴雨對奶牛養殖業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促進生產恢復。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北京市奶牛創新團隊結合本次暴雨災害后,奶牛場在生產自救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及相應的技術措施做一總結交流,為奶牛養殖場提供暴雨災害過后生產自救的技術支持。
1.盡快排出青貯窖中的積水,爭取將青貯被水泡的損傷降到最低
青貯是奶牛日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占到日糧總數量的50%左右,青貯儲備大量損失將會對日后的飼料保障造成嚴重負擔。另外,青貯被水浸泡所帶來的發霉、變質及品質下降,將會對奶牛健康和生產性能造成嚴重影響。
由于我國大多數牛場習慣建造半地上式或地下式青貯窖,從而在本次暴雨災害中,青貯窖被淹的現象為數較多,暴雨停止后青貯窖開封啟用一端的積水水位大多與青貯窖高度一致,青貯窖開封啟用一端蓄積大量雨水,個別牛場青貯窖開封取料面的蓄水深度達6米左右,從而導致青貯窖開封取料面青貯被水浸泡、浸漬,因此而造成的青貯損失數量巨大。這些被污水浸泡、浸漬的青貯飼料,在露天放置3個小時就能聞到腐敗、變質的二次發酵氣味,給奶牛飼喂這樣的青貯飼料會導致產奶量迅速下降,奶牛健康狀況受到嚴重影響,也會對牛奶質量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暴雨過后要盡快排出青貯窖中的積水,及時檢查、修補青貯窖受損的地方,爭取將青貯被水泡的損失降到最低。對于已經發霉變質的青貯飼料要及時清理廢棄,禁止給奶牛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