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是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工作。臨安市以省農財兩廳出臺生豬規模化養殖場病死豬無害化補助政策為契機,確定營運主體、完善處理設施、加大宣傳力度,健全核查制度,建立了以鎮(街道)診療所為主要營運主體的、“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為主要方式的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
一、依托基層站所,確定營運主體。
隨著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近年來臨安市努力推進鎮(街道)動物疫病診療所規范化建設,全市有15個鎮(街道)成立了動物疫病診療所。臨安市按照鎮(街道)屬地管理原則,把各鎮(街道)動物疫病診療所確定為養殖環節病死豬處理營運單位。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鎮(街道)動物疫病診療所人員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熟悉養殖戶情況的優勢;同時也為基層動物疫病診療所增加了收入,有利于診療所的發展壯大。目前,該市已全面完成了集中處理營運主體及自行處理養殖場的資格審核,確定了15家以動物疫病診療所為主體、3家個人負責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營運單位;同時審核通過了3家存欄量千頭以上并建有無害化處理設施的規模養殖場自行處理病死豬。
二、落實人員責任,加強設備配置。
各鎮(街道)診療所確定為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營運單位后,一是及時進行了分工調整,落實了專門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收集處理人員,并對病死豬收集處理人員制訂了相應的考核制度;二是加強了設施配備。市畜牧獸醫局統一配發了防護服及消毒藥品、太陽、於潛等大部分鎮都集資購買了病死豬收集專用車輛,同時按配備了便攜式消毒器備;同時各鎮街均加強了對已建成的無害化處理池的維護與管理,病死豬收集后統一投入處理池。目前,各鎮街都已落實了責任人和收集人,交通設施、防護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及消毒設施均已配備到位并投入運行。
三、加強宣傳教育,促進工作開展。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