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cpi數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為兩年半來首次跌破2%,也是兩年半來的最低水平。專家預測,受經濟增速放緩和前期物價調控措施后續影響,年內cpi可能再創新低。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較為溫和,總體上漲2.4%,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0.78個百分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2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8.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15個百分點;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下降6.1%,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48個百分點。備受關注的豬肉價格,在7月份同比下降18.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71個百分點。綜合測算,7月份1.8%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9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9個百分點。1月至7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3.1%。從環比情況看,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0.1%。cpi的走勢與經濟學界的預測基本吻合。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7月cpi較大幅度回落緣于翹尾因素影響,但目前還不是年內最低點,預計9月、10月份的cpi將繼續回落創年內低點,到11月、12月cpi才會企穩回升。cpi創新低的同時,ppi跌幅也進一步擴大。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8%。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cpi與ppi的變動情況顯示,當前通脹壓力繼續回落,需求面疲弱的狀況仍未有明顯逆轉。盡管近期國際糧價上升,但國內糧價仍保持平穩,連續八年糧食豐收也為糧食供給的穩定奠定了基礎。屈宏斌預測,年內通脹水平仍將繼續保持低位,預計三季度cpi會見底,之后可能有所回升,但鑒于經濟仍在潛在增長水平以下運行,貨幣供應增速仍低于歷史平均水平,cpi反彈幅度會比較溫和,應該在3%以下。(記者 涂露芳)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