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發揮獨特優勢,藍莓產業發展迅速,有力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目前,全區已有藍莓深加工企業19家,現已開發出160多種產品,產品暢銷國內外。2011,藍莓加工業實現產值共計2.3億元。。
大興安嶺野生藍莓資源極其豐富,是我國野生藍莓的主產區,藍莓資源占全國藍莓產量的90%,總儲量2.6萬噸,允收量1.4萬噸。本著適度、適量的原則,2011年全區對經專業部門現場核查確定的1205公頃野生藍莓集約化經營試點地塊,采取間密補疏、疏灌透光、高位平茬、改良土壤和施生物肥等措施,改善野生藍莓生長環境,提高了公頃種群密度、產量和品質。大興安嶺地區根據全區野生藍莓儲量和分布情況,在大興安嶺北部漠河、圖強、阿木爾、塔河野生藍莓集中分布區,重點建設野生藍莓集約經營采集基地;在大興安嶺中部十八站、韓家園、呼中、新林野生藍莓中度分布區,重點建設野生藍莓原料補充采集基地;在大興安嶺南部加林局、松嶺、呼瑪野生藍莓分布邊緣,重點建設野生藍莓資源恢復采集基地。通過集約經營,提高野生藍莓單位面積產量和單株產量。
為了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大興安嶺地區堅持人工繁育栽培和野生保護并重,突出發展野生藍莓經營基地建設,在有條件的縣區(局)大力推進人工藍莓種苗繁育和種植基地建設。近年來,已引種繁育人工藍莓種苗740萬株,種植面積7028畝。到2015年,人工藍莓種植累計可達8萬畝,產量達到1.6-2.4萬噸。
目前,大興安嶺地區共有藍莓精深加工企業19家。產品已經開發出藍莓冰酒、果酒、果干、果醬、果脯、飲料、罐頭及花青素提取物、花青素泡騰片、軟膠囊、口服液等十大類160多種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還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
從2009年起,大興安嶺地區每年舉辦中國·大興安嶺國際藍莓節,搭建經貿合作平臺,促進藍莓產業更好地發展。在8月7日召開的第四屆藍莓節上,各地客商成交踴躍,簽約總額12.18億元,比上屆藍莓節簽約增長2.06億元。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