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谷物進口量同比猛增283.7%。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6月份谷物及谷物粉進口總量為734萬噸。專家認為進口大幅增長,谷物收購價低迷形勢雪上加霜。但對于成品糧市場而言,下半年價格仍可能有微漲。專家稱希望下半年糧價再高一點。
大米進口已超去年全年
據介紹,谷物指的是大米、小麥、大麥、玉米等,大豆不在其中。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谷物進口大幅提升,其中大米首當其沖。東方艾格咨詢分析師馬文峰告訴記者,去年全年大米進口120萬噸,今年上半年已進口158萬噸,“比去年全年進口的還多”。他說,進口大米90%被廣東省消費。進口大米來源國首推越南,接下來是泰國、巴基斯坦。
“小麥進口幾乎用完了全年配額”,馬文峰介紹說。
如此大的進口增幅,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不是中國糧食已經九連增,怎么還有這么大的進口量?
首個因素就是進口商趨利。馬文峰以大米為例分析說,上半年進口大米的平均價是480美元每噸,目前,國內粳米市場平均價是680美元每噸,南方早秈稻的市場平均價格是635美元每噸。馬文峰認為,從糧食自給角度看,中國小麥、大米基本不缺,需要進口的只是個別調劑品種。當進口有利可圖時,企業肯定會爭相進口。
除經濟因素外,還有政治考量。昨日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季度國家領導人訪美,簽訂了許多農產品(5.49,-0.08,-1.44%)采購大單,主要是從政治大局需求出發,平衡外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6月,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248.3億美元,同比擴大78.2%。
谷物進口大增 農民賣糧難加劇
李國祥分析說,谷物是中國糧食的重中之重。中國5.7億噸糧食,其中4億多噸是谷物。中國對谷物不主張出口,也不主張大量進口。進口量通常要求控制在國內谷物總產的10%以內。因此他認為今年上半年的進口總量734萬噸,相對中國的谷物總產量來講仍然不是大數目。不過即使如此,也要高度重視今年國內農民賣糧難問題。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