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丹陽政府加強政策支持,優化農業結構,培育壯大優質稻米、設施園藝、優質畜禽、特色水產等十大優勢產業帶,全市高效農業比重達到38。1%,設施農業面積12。33萬畝,高效漁業面積7萬畝,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76。53%,農民人均純收入13426元。
農業科技是整個農業發展的基礎。農業能否再上臺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高效農業引領農業現代化新格局。在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隨著自動生產線啟動,一瓶瓶高品質金針菇不斷在傳送帶間傳遞,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揀、裝袋。把食用菌栽培從田間搬到車間,充分展示了“土地集約、產出高效、科技創新、資源循環、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特色。2009年11月以來,該公司投資8000多萬元實施瓶栽金針菇工廠化自動生產流水線項目,目前,日產金針菇35噸,而且帶動5000多戶農民發展,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丹陽市委書記童國祥表示,丹陽堅持把實現農業現代化作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戰略,用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路、市場化手段推動現代農業跨越發展。目前已基本實現農業規模化、園區化、產業化、組織化,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競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的農業現代化新格局。 據了解,下一步,丹陽將繼續推進農科教、產學研結合,加快成果轉化速度,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確保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投入占企業當年銷售總收入的1%以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