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正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場內交易人員為玉米期貨連創歷史新高激動不已之際,一份由美國畜牧業、飼料行業的19個組織聯名上書給能源局epa的請愿書引起市場的注意。其內容是要求解除美國可再生能源標準(rfs)項目中規定乙醇強制添加份額增減的強制令,以此來緩解由最嚴重的旱災導致的玉米大幅減產,從而試圖抑制玉米價格的進一步上漲,保護畜牧養殖行業的利潤。
面對畜牧業的橫加指責,美國乙醇協會和可再生能源協會也奮起反擊,指出天氣干旱會在近期得到緩解,而且認為美國玉米乙醇庫存充裕,對玉米市場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此前,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呼吁美國應該立即停止生產玉米乙醇,國際社會施壓美國總統奧巴馬,希望他在大災之年能正確應對“食品or燃油”之爭。希望能夠通過立即暫停乙醇指令,讓更多玉米用于食品和畜牧行業。
據業內人士透露,乙醇現在是全球能源供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暫停指令可能會推升國際油價。生物燃油在美國每天的供應約為800000桶/天,占到整個國家燃油消費量的5%。如果沒有這些生活燃油供應,汽油價格將會上漲。
生物燃料:
不可逆轉的趨勢
據了解,燃料乙醇在美國的發展始于石油危機時期,經過近20年的發展,美國燃料乙醇的產量超過巴西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出口量自2010年起亦位居世界首位。
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燃料生產國與消費國,而且乙醇是美國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生物燃料。現在美國乙醇的生產原料97%是玉米,用于生產乙醇的玉米量從1981/82年的86mb百萬蒲式耳增長到2011/12年的5000mb,年均增速達到14.5%;乙醇消耗玉米量占玉米總產量的比例也從最初的1.1%上升到2011/12年度的40.9%。
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博客,微博)認為,目前來講乙醇燃料是玉米除了飼料加工以外最大的需求來源,美國將40%的玉米用于乙醇加工,這一政策的背后包含對原油價格常年處于高位控制的對策。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