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在天氣市告一段落的情況下,豆粕行情由前期強勢上揚轉為高位盤整形態,市場各方對后期走勢判斷存在一定分歧。當前美國正遭受50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雖然近期出現降雨,但總體形勢依然嚴峻。此外,南美大豆大幅增產的預期,導致近月合約升水大幅抬升。筆者認為,在天氣炒作利好已經被部分消化的情況下,市場焦點將會出現轉換,或將出現豆油和大豆輪漲的局面,但最終仍會由豆粕引領牛市。
天氣炒作“中場休息”,中國消費成最大變數
美國農業部8月份供需報告將大豆單產調降至36.1蒲式耳/英畝,創下歷史最大跌幅,同時調低收獲面積至7460萬英畝,反映出有150萬英畝的大豆因不利天氣絕收。此次公布的數據基本在市場預期中,但同時可以看到美國國內壓榨量與出口數量被持續調低,中國進口量更是由前期的6100萬噸持續調降至5950萬噸(按市場年度計算)。當前天氣升水已經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后期干旱影響將進一步減弱,但是如果按照前期(8月之前)消費預期,美國大豆結轉庫存將會直接被調降為負數。在產量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消費端的變動將會對行情產生極大的影響。
按照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本年度我國大豆消費量預計將達到5400萬噸。海關統計顯示,1—7月份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為3492萬噸。這意味著后期美豆進口需求處于1900萬噸左右的水平,占當前產量預期的26%,遠低于去年34%的水平。因此,后期中國實際消費數量將成為影響行情的最大變數。
南美大豆豐產預期較強
在美國遭遇干旱的同時,市場對南美豐產預期較強,使得大量訂單由美豆轉向南美大豆。美國農業部預測阿根廷與巴西產量將分別達到5500萬噸和8100萬噸,這也造成了當前近月合約遠強于遠月合約。巴西國內谷物分析機構近期表示,隨著美國干旱引發全球糧食危機憂慮加重,巴西一些州的2012/2013年度大豆已經銷售過半,巴西大豆預售平均完成度為41%。同時,巴西舊作大豆已經銷售完畢,比平均水平提前一個月。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