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8月初,全國性的幾場大雨,給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這幾場大雨早已停歇,對住、行的影響已經減輕,但是給農業帶來的影響,卻還在市民的餐桌上延續。由于我市農業受到惡劣天氣帶來的巨大沖擊,本地菜生產銷售嚴重受挫,外地菜大行其道,蔬菜紛紛身價暴漲,恐怕短期內難以回落。要減輕菜籃子帶給人們的壓力,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雨后蔬菜一日一價
進入8月份以來,我市蔬菜真的變成了一日一價,綠葉菜漲價尤為明顯,近期已經普遍到了5元/斤以上。
8月15日,記者在黑馬市場了解到,茴香在7月份的價格一度在1元/斤左右,現在卻已經漲到了5-6元/斤;油菜更是從雨前的1.2元/斤左右暴漲到3.5元/斤,連續翻了兩番。這還只是批發價,在零售終端,價格還會更高。
記者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經過連續降雨后,許多菜地沒有能夠及時排出積水,加上夏天氣溫始終較高,菜地里的菜就容易腐爛,受災地區蔬菜不同程度地出現減產現象;另一方面,暴雨還增加了運輸的困難,從而使運輸蔬菜的成本提高。
同時,菜源少也是導致菜價上漲的原因。8月15日,記者在黑馬市場看到,由于運進的蔬菜較少,不少前來批菜的零售商販只要稍一遲疑,蔬菜可能就被別的商販搶走了。
7月底8月初的大雨過后,我市市場上大部分蔬菜的價格都受到了影響。比較穩定的是一些一直以來需要從外地運進來的蔬菜。比如,我市市場中的洋蔥,很大一部分是從甘肅運進來的,由于甘肅并沒有受到大雨的影響,因此洋蔥的價格變化并不大。再就是水生植物,例如藕,也沒有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
不少菜地變成“水田”
本地菜在這幾場大雨中到底遭到了什么樣的厄運?8月15日,記者在黑馬市場上詢問了一些自己種菜自己來賣的菜農。
來源:德州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