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是姚明在拒吃魚翅廣告中的一個廣告詞,這個內容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在餐飲界人士眼中,魚翅又不僅僅是一碗魚翅羹,這里面恐怕還有比較厚重的中華飲食文化。
日前,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提出:拒吃魚翅是極大浪費。于是,環保組織和水產協會業界爆發了巨大的爭論。
野生救援協會自06年以來一直推動"拒食魚翅",該協會提供的報告稱,每年因魚翅交易而捕獲的鯊魚約有2600萬到7300萬條,如今魚翅的價格高至每公斤700美元,所以消費者對魚翅的需求更是把鯊魚捕撈推向空前嚴重的程度。
“有將近1/3的鯊魚物種都瀕臨滅絕,但是我們可以拯救他們”這條廣告語深入人心,一時間,吃魚翅從"高級享受"變成"不得人心"。往年,魚翅年使用量約一萬噸的南京金陵飯店是第一批站出來響應不吃魚翅的飯店。金陵飯店行政主廚說今年禁食魚翅以來,顧客都表示很支持。
金陵飯店行政主廚:客人也對我們這不賣魚翅表示認可。
除了星級酒店,阿里巴巴、淘寶等大電商也加入到了"拒吃魚翅"的行動中。在抵制過程中,魚翅又被營養學家曝出:并沒有太多的營養。
北大醫院營養科主任朱翠鳳:魚翅是膠原蛋白,而且我們人體消化吸收并不高,可能只有20%的樣子,我們買魚皮是一樣的。
一位環保人士匿名透露說,即使中國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鯊魚捕殺國。但90%的鯊魚捕獵者把鯊魚賣給了中國。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環保匿名人士:這個鯊魚被切掉了魚鰭之后就放在這里,實際上這個鯊魚肉沒有多大的作用,這個鯊魚身上最主要最值錢就是魚鰭,日本傳統也是吃魚翅的,但是它的量絕對沒有中國大,全世界的捕鯊者將90%的鯊魚都賣給了中國。
就在吃魚翅被"人人喊打"時,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卻提出:拒吃魚翅是浪費,吃才是中華節儉美德的體現。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今天接受了晚高峰的獨家專訪。他明確表示,中國的魚翅飲食文化是被誤傷了。我們的確是魚翅食用大國,但我們并不是殺死瀕危物種鯊魚的兇手。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