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印在蔬菜包裝上的追溯碼,通過網站、短信、電話等方式,可以查詢到蔬菜的產地、種類、收獲時間、用藥情況……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全市農產品生產、查詢、監管平臺啟動儀式上獲悉,我市32家農產品企業、基地的農產品將有自己的“身份證”,市民“菜籃子”將有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副市長張耀鋼出席儀式。
我市從前兩年開始研發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監管平臺,并在菜大姐、龍潭湖等11家農業企業進行試運行。
據介紹,農產品生產、查詢、監管平臺主要功能包括,對生產過程進行數字化記錄、質量追溯、展示企業管理水平等,能從農產品生產的種子采購、農藥采購、化肥采購,一直到植保、收獲、上市過程進行全程記錄,并在收獲后自動生成追溯碼,即農產品的“身份證”,消費者可以憑著追溯碼,通過查詢機、網站、短信、電話、二維碼等方式,查詢產品的產地、生產過程和檢測結果。
目前,全市已有32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加入生產、查詢、監管平臺,力爭3年內將全市規模農產品生產基地、企業和所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全部納入平臺。
來源:常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