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因干旱天氣對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大豆和玉米作物造成影響,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從6月初開始一段飆升行情,傳導到我國,造成了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的售價快速上漲,下游的養豬、養雞等產業利潤被嚴重擠壓,一些中小養殖戶甚至不得不放棄養殖以減少虧損。業內人士預測,從三季度開始,豬肉、雞肉等價格將會有所回升,從而帶動cpi抬頭。
世界頭號農產品出口國——美國,正在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玉米、小麥、大豆等農產品生產受到嚴重威脅。美國農業部表示,不少農民放棄了大片玉米種植地,面積甚至超過了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國土面積總和。
旱災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警覺,聯合國上周發布報告稱,7月份世界食品價格上升6%,其中玉米價格變化最為顯著。聯合國還警告說,如果世界各國應對乏力,不排除會再度爆發類似于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
而在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上,玉米、大豆、小麥的價格最近三個月來的分別上漲了30%-60%不等。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判斷,目前多空雙方已經陷入到了焦灼狀態,未來很可能維持在高位震蕩的走勢。
付鵬:對于上漲,雙方都心懷壓力;同時也不可能跌下來,因為目前的干旱確實導致供應的削減。未來的格局可能就是在這種高位震蕩下等待更多信息的指引,比如天氣好轉,或者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單產優良率出現小幅反彈,價格可能會回落一些,否則價格短期內還將維持在高位水平。
目前國內豆油壓榨基本采用美國大豆,因此美國旱災直接導致國內豆油壓榨的副產品——豆粕的價格快速上漲;與此同時,國內玉米價格受到東北地區病蟲災害消息影響,也跟隨國際市場大勢開始上漲。
由于玉米和豆粕是養殖業的重要飼料來源,因此我國飼料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揚。河北大午集團飼料公司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客戶經理:(豆粕價格)上個月的時候是3800多一噸,現在漲到4200元左右一噸。豆粕漲價主要是因為外盤行情上漲,還有美國那邊兒的干旱炒作,跟這些有關,咱們國內也阻止不了這個。
飼料價格的上漲給下游養殖業帶來巨大壓力。胡基政是湖北省一家養豬大戶,他介紹,在飼料中,豆粕比重占20%,玉米占60%左右,由于漲價,今年的養殖戶大都虧損。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