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又叫覆盆子,可食用也可制酒。在即墨市靈山鎮,有一個面積1500畝的紅樹莓種植基地,該基地的果實出口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并制成紅酒在國內外廣泛銷售。近日,記者來到該種植基地,探訪該基地產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此外記者獲悉,中國經濟林協會樹莓、藍莓專業委員會已于近期成立,旨在推動中國樹莓、藍莓產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朝陽產業。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這是魯迅《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里的一句話,很多人都是從這篇文章中知道“覆盆子”,但見過的人并不多。覆盆子又叫樹莓,營養元素含量豐富,還可入藥。
8月14日,記者來到即墨市靈山鎮權上村。在一片漫坡地里,生長著一望無際的紅樹莓。遠看一個個紅色果實像草莓,近看則不一樣,是由一個個紅色顆粒聚合在一起。記者摘下一個嘗了嘗,酸甜可口。
據介紹,這片紅樹莓地是山東省最大的樹莓種植基地,面積1500畝,年產量2000噸,一部分銷往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一部分制成紅酒在國內外銷售。據悉,制成的紅酒,價格最高一瓶售價1800余元。
產量大紅樹莓一畝年產一噸多
記者探訪時,山東省農業廳研究員張繁亮正在基地進行調研。張繁亮介紹說:“這個基地的紅樹莓是2010年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果實大,而且一年有兩次結果期,產量較原來的高。”此外,紅樹莓的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且抗旱、耐瘠薄。同時,繁殖能力強,通過壓條或者分根就能繁殖,粗放管理即可。“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結果早。栽種當年就可結果,第二年產量大,第三年就能豐產,一畝地可年產一噸多。”
張繁亮介紹,近日,林業部在黑龍江召開了藍莓、樹莓的相關會議,號召社會栽種藍莓、樹莓,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藍莓、樹莓和桑葚等被稱為第三代水果,既有營養價值,又有保健功效,它們的特點適合社會的發展要求。”張繁亮介紹。
在山東省臨沂等地區,曾有種植樹莓失敗的實例。張繁亮認為,樹莓的廣泛種植需要有龍頭企業的帶動,農民種植之后,有專門的企業來收購,保證種植的樹莓能賣出去。
利潤大不愁賣,一畝一年掙三四千
來源:半島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