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衛生部在其官網上公布《關于牛初乳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要求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這一新規將于今年9月1日起執行。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有相當數量的牛初乳產品是專門針對嬰幼兒市場的,很多家長也以含牛初乳的產品作為提高寶寶免疫力的利器。
那么,風靡國內十幾年的牛初乳,為什么會被禁止添加到嬰幼兒食品?市場又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日前,浙江在線健康網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衛生部要求9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食品不準添加牛初乳
今年4月18日,衛生部發布《關于牛初乳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針對質檢總局詢問關于進口牛初乳類產品適用標準問題進行了回應。
衛生部要求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為原料的乳制品,應當按照相關食品標準執行。而對于嬰幼兒配方食品(指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這三類),則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
以上要求自2012年9月1日起執行,此前按相關規定生產或進口的相關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營養專家:牛初乳配方食品有致嬰幼兒性早熟風險
為何會禁止將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衛生部專家給出了答案: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浙江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系李鐸教授專門從事營養學研究多年,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牛初乳有獨特的物理特性,性狀十分不穩定,所以把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并不科學。
首先,牛初乳質量不穩定。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顏色呈乳黃色,質地比較粘稠,成分與普通乳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在理論上,牛初乳中的確含有有益成分,營養價值也挺高,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受產量、保存溫度、運輸等因素的制約,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其次,對牛初乳安全性研究不多。與其他食品不同,我國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制度,也就是說,只有確保安全、質量穩定的食品原料才能用于生產嬰幼兒配方食品。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