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豆腐乳”、“派森百”果汁、“中國柑橘城”,擁有如此多響亮品牌的忠縣,現在又增添了“三峽魚”這張新名片。在如詩如畫三峽風景區的天然水域牧場之中生長出的魚兒,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如杜甫詩中所嘆:“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下月主城的市民也可以在主城幾大商圈的本地大超市買到這種鮮美的魚。
22日“走轉改.特色效益農業行”采訪團走進忠縣,在位于重慶長江三峽風景區內的天然水域牧場,親眼見證了庫區生態“三峽魚”豐收盛景。
挨個“體檢”捕魚只撿3斤以上的
當天上午11點,記者乘車來到了位于忠州鎮羊子巖電站碼頭的三峽生態魚養殖場,寬闊的江面青山圍繞,環境非常優美。“捕魚馬上就要開始了!”水域中心一艘漁船上的漁民,通過對講機傳來了信號。為了零距離了解捕魚的全過程,記者們乘坐小船,慢慢靠了過去。
在水域牧場中央,3艘小船和1艘大船成“口”字形相連,船上都鋪著一張漁網。
有個奇怪的現象,當漁民們將魚兒放進漁船之后,又挨個拿起來,左看右看,用手掂一掂,又順手扔進漁網外的江水中。“他們是在給魚體檢,我們捕的魚,體重要求在3斤以上,沒達到這個重量的就放回去再養。”漁民們說,在捕魚的同時,在岸邊,他們還會將10厘米長的魚苗投放在水域中。
這種方式能通過魚類的食物鏈,消化吸收水體中氮、磷等富余營養物質,既可持續有效地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達到以魚養水、以魚治水的目的,又能保護和增殖魚類資源。
建“放牧式”生態水域牧場
為凈化三峽庫區水質,發展庫區經濟,我市于2010年啟動了三峽庫區生態漁場建設。忠縣農委副主任劉炳揚介紹,2010年10月,當地政府引進了農投集團的重慶三峽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保證庫區水質的前提下,開發庫區不具備通航條件的干井河、龍灘河庫汊建水域牧場,水域面積約3萬畝,成為首個示范漁場,發展庫區水產養殖,帶動漁民、移民增收致富,創建“三峽牌”有機魚。
三峽生態漁業公司執行董事李家勇說,水域牧場工程,是采取“以水養魚,以魚治水”的放牧式作業。通過設置攔魚設施和人工放流鰱、鳙等濾食性魚類為主的放牧品種,建設“放牧式”生態漁場。
來源:重慶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