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較高,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食品,蝦殼還可提煉蝦青素。另外,小龍蝦還可以入藥,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后的傷口生肌愈合。因此,淡水小龍蝦渾身是寶。不過,也有人會說:龍蝦頭那么大,吃蝦時,都被食客扔掉了,它也有用嗎?回答是肯定的:有用。合肥工業大學陸劍鋒、合肥市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賴年悅、安徽科技學院崔峰等專家用實驗研究發現,龍蝦頭可制成調味品。
據專家介紹,龍蝦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食品,也是重要的加工出口水產品,主要有塊凍熟制蝦仁、單凍熟制蝦仁和整只凍熟制小龍蝦等。“在合肥,就有不少龍蝦加工出口企業,多年向歐美出口龍蝦仁、整肢蝦,年出口各類龍蝦產品2000余噸,創匯2000多萬美元。”市畜牧水產局有關負責人稱。
盡管龍蝦利用價值高,但是,在龍蝦加工和食用過程中,占蝦重80%~85%左右的頭、殼常被剔除,除少部分經曬干(或人工干燥)和粉碎后可作為動物性飼料進行利用以外,絕大部分被露天堆放或直接作為垃圾廢棄,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污染。
“已有的研究表明,蝦頭集中了蝦類體內大部分器官和組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甲殼質和酶等,可加工成各種營養食品,提取化工原料和生化產品,綜合利用前景十分廣闊。”參與這項研究的專家稱,研究龍蝦頭制作調味汁加工工藝,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想為龍蝦廢棄物資源“找出路”。
為了這項研究,科研人員特地從合肥市周谷堆農貿市場采集了龍蝦頭樣品,利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蝦頭的方法生產出調味蝦汁,結果發現,酶水解液經調理后具濃郁的蝦風味,由此表明,蝦頭可以作為調味品開發的優質資源。
臟兮兮的龍蝦頭制成調味品,是否衛生?專家表示,不用擔心。“我們檢測了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指標‘菌落總數’、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標‘大腸菌群’、評價動物性食品的新鮮度的指標‘總揮發性鹽基氮’,結果顯示,這三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也就是說,用蝦頭原料和這種方法生產調味品是衛生的。”參與該項研究的專家認為,用小龍蝦蝦頭廢棄物生產調味汁的調味工藝簡單可行,產品鹽度較低,食用較健康,其產品質量可達到國內同類產品的要求。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