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作為臨海特色優勢產業西藍花的前茬作物,在臨海西藍花產區的桃渚、上盤、杜橋等鎮廣為種植。
一般情況下,每畝地都有600元左右的凈收入,雖然收入不算高,但因為南瓜具有生產周期短、病蟲害少、耕作方便、可粗放管理、省工省本、市場俏銷等特點,一直被當地農民滿意地接受,可今年這份滿意度卻退之殆盡。
價格和產量均為歷史最低
“這一季真的完了,起碼要賠3萬元。”在臨海市東洋果蔬專業合作社的收購場地上,前來交售南瓜的該社社員徐高法連聲嘆息。
徐高法本次投售的是晚熟“蜜本”品種,經挑選的好瓜售價為0.5元/公斤。據說,這個價比起前段的低潮期已經漲了0.2元/公斤。這是因為南瓜季節已基本結束,當地存量也已經不多了,價格也隨之漲了一些。
該社理事長項小君告訴筆者,當地的早熟南瓜在4月下旬開始上市時,價格在1.4元/公斤上下,不幾天就一路下滑,至6月中下旬一段時期,價格跌至谷底,每公斤只有0.3元,經賬面結算,其平均價也只有0.54元/公斤。
“今年的南瓜不但價格超低,而且產量也超低。”徐高法掰著指頭計算了本季交售的數量,他一共種了120畝南瓜,早、晚熟品種各占50%,一共采收了58800公斤,平均畝產量490公斤,畝產值在260元左右。
“本來是不止這些數額的,因當時的價格低得近乎采收工錢,加上采了也難賣,有一度我將瓜白白地‘還田’了。”徐高法惋惜地說。
經調查了解,今年臨海全市南瓜總面積為5.8萬畝,總產量為4.582萬噸,總產值為2430萬元;平均畝產量790公斤,畝產值420元,產地售價平均每公斤0.53元。與歷史上最豐收的去年相比,畝產量、產值和每公斤售價分別下降了41%、62%和53%,比歷史上最歉收的2004年還要略低,是臨海南瓜規模種植形成后的十多年中,單位產量和價格最低的一年,也是種瓜賠錢農戶數最多的一年。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