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國內外玉米主產區自然災害不斷,美國中西部產區發生了自195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中國北方產區也爆發了近十年來最嚴重的黏蟲災害,玉米價格連續上漲。雖然近日玉米價格出現了短暫的調整,但受災害影響,中美兩國玉米產量將較前期的預估數據下降,全球供需格局進一步偏緊,后期玉米價格易漲難跌。
蟲害導致國內供應進一步趨緊
入夏以來,北方玉米產區降水較多,導致玉米病蟲害大面積爆發,黏蟲發生面積近5600萬畝,其中,受災嚴重的地塊有650萬畝。雖然目前病蟲害防治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各地病蟲害快速擴張的勢頭也基本被遏制住,但蟲災發生地區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如果按蟲災嚴重地區玉米絕收比例占 50%、嚴重而未絕收地區平均減產 30%、其他非嚴重地區單產下降10%計算,全國玉米因蟲災的減產量接近300萬噸。另外,蟲災除了對玉米單產造成較大影響外,受災地區玉米總體質量也會降低。目前權威機構預計,中國2012/2013年度玉米總產量為1.97億噸,而總消費量超過2億噸,缺口約300萬噸。同時,由于美國玉米價格飆升,進口成本上漲,大量進口也變得不現實,在這樣的背景下,蟲災危害逐漸顯現,國內玉米總體供需格局進一步趨緊。
旱情使得美玉米產量大幅降低
美國中西部玉米主產區的干旱天氣已經持續兩個多月,美國農業部在8月份的供需報告里將國內2012/2013年度玉米總產量大幅下調至2.74億噸,較7月份報告下調了17%。雖然近期出現降雨,但對受干旱影響的玉米而言,降雨來得太遲了。近日美國作物考察團在中西部地區進行了田間巡查,進一步確認了減產情況,明尼蘇達州南部玉米的生長狀況比預期更差,內布拉斯加州、南達科他州、俄亥俄州玉米單產也遠低于美國農業部8月份的預估值。預計美國農業部在9月份的供需報告里會繼續下調該國玉米總產量。一旦降幅超過預期,全球玉米供不應求的局面會進一步加劇,cbot玉米價格也將再創新高。
豬市回暖提振玉米飼用消費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