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鳳岡縣綏陽鎮石門村王家灣組采訪時了解到,該組王學剛、王浩、簡益竹等18戶人家組織成立的“貴州省鳳岡縣集億藍莓專業合作社”種植的110余畝藍莓,今年第一年掛果就賣出了每市斤50元的好價錢。
王學剛本是鳳岡縣何壩中學的教師,家住綏陽鎮石門村王家灣組。為響應縣委政府的號召,幫助群眾發展經濟產業,2009年7月,王學剛與返鄉大學生王浩、簡益竹商量發展農村經濟產業。三人到貴陽、重慶等地考察后了解到,原產于美國、被稱為“人體抗氧化第一衛士”、“水果皇后”的藍莓,在我國種植較少,市場需求量大,價格穩定,種植藍莓是一項不錯的產業。當年9月,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王學剛等三人便在綏陽鎮王家灣組聯系了15戶群眾,由王學剛、王浩、簡益竹籌措大部分資金,群眾用土地入股,并從其他群眾手里租用了部分土地,總計110余畝土地,共同注冊成立了“貴州省鳳岡縣集億藍莓專業合作社”。當年年底,他們從麻江縣以每棵10-12元的價格購買了25000株藍莓苗,運回開始種植。
今年,集億專業合作社種植的藍莓開始掛果。到目前為止,已經采摘鮮果2000余斤,主要在本地銷售,市場價每斤50元。藍莓的價格在水果中相對來說雖然較高,但其以酸甜爽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青睞。很多群眾買了藍莓后,不但自己品嘗,還專門買來作為饋贈佳品帶給在外地的親戚朋友,很受大家的喜愛。
據綏陽鎮黨委書記張永輝介紹,鎮黨委、政府雖然支持王學剛帶領群眾發展產業,但因王學剛要在學校上課,只能抽星期六、星期天到田間地頭看一看,在管理和技術上還遠遠跟不上。因此,他們雖然已投入了60余萬元資金,但就目前來看,回報率卻較低。明后年,藍莓將進入豐產期。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關心、支持集億藍莓專業合作社,引導他們將加強管理,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其指導生產,爭取把藍莓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繼鋅硒茶葉之后、具有地方特色、帶動一方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經濟產業。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