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頭牲畜從出生到出欄,都有全程監管,而且都有編號。今天看了你們的宣傳資料,對咱縣的畜產品放心多了。”8月23日,郟縣畜牧局工作人員在縣城東關集貿市場發放宣傳材料時,一位市民閱讀后,對郟縣采取的監管措施發出了由衷贊嘆。
2011年以來,郟縣作為全省畜產品網絡管理試點縣之一,加強對動物飼養與防疫工作的遠程監控和動態監管,明確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著力打造動物飼養防疫監管、畜產品質量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培訓三大平臺,實現了對全縣畜產品從投入使用到生產全過程的動態化、網絡化監管,確保全縣人民吃上放心肉。
建立了視頻會議培訓平臺。郟縣投資10萬元,建立了視頻會議培訓平臺,通過該平臺迅速傳達相關畜牧政策、法規,快速部署工作任務。同時,依托該平臺每月對全縣動物衛生執法人員、村級動物防疫員、應急預備隊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力促培訓工作常態化。今年以來共舉辦培訓4次,縣鄉村三級檢疫防疫人員260人次受訓。
建立了動物飼養與免疫網絡化監管平臺。為給飼養戶提供方便,郟縣成立了1個綜合執法大隊、6個執法中隊、6個防檢區域中心站以及62個報檢點,為各站所及報檢點配備了一批現代化辦公設備;成立了應急機動分隊,將全縣動物飼養與程序化免疫信息納入網絡化動態管理,隨時掌握全縣及各鄉(鎮)村畜禽存欄、出欄、免疫、補免、監測等情況,明確主要畜禽分布狀況及規模化養殖現狀,發現疫情及時出擊,有效預防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1~6月,該縣對監管的52個規模養殖場監督檢查322次。
建立了網絡視頻監控平臺。該縣目前已在主要的規?;B殖場、獸醫藥械站和獸藥飼料經營店試點建設了視頻監控系統,對重點場所、重點環節實施24小時遠程監控,以及時發現可疑患病動物,隨時掌握死淘畜禽數量以及獸藥飼料經營情況,實現對重大動物疫病及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有效追根溯源。目前,他們監管的52個規模養殖場都已按要求備案。
目前,全縣存欄的生豬都有了“身份證”。半年來,該縣共檢疫生豬16.5萬頭,牛0.98萬頭,羊2.3萬只,禽21.1萬只,各類動物產品32.5噸,無害處理病死動物肉品200余公斤,發放耳標數19萬枚,處理各類案件14起。檢疫出證率、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