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場缺乏判斷,渠道不健全,銷售隊伍不穩定,家族式組織架構,產品結構不合理,資金實力不夠的經銷商是淘汰的對象。
在8月初結束的“2012東北地區酒商年會”上,有相當一部分酒類經銷商向《華夏酒報》記者感嘆,現在酒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錢越來越難賺了,跟廠家和各類終端越來越難合作,經銷商的地位正逐漸被邊緣化,酒類流通行業洗牌時代已經來臨。
行業發展對經銷商提出更高要求
東北酒商的現狀只是全國酒類流通行業的一個縮影。
目前,作為酒類市場的推動與建設者,酒類經銷商正處于行業變革的時間節點,行業的發展趨勢、競爭的逐年加劇以及生產企業的戰略變化對經銷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酒類流通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的老糖酒,到現在的連鎖經營,在新思維、新模式的引領下,酒類流通企業與酒類生產企業一道,從野蠻成長到戰略規劃、從粗放管理到精細運作、從區域崛起到爭領全國、從渠道擴張到品牌鍛造,中國酒類企業以敢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成就著整個行業的騰飛之路,成就著一個大時代的來臨。
經銷商獨享品牌大餐的時代結束
隨著酒行業的變革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經銷商正在經歷著新的考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理想盈利水平,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新形勢下酒類經銷商無法回避和值得深思的問題。
經銷商所處的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銷商自己也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有效地變革企業系統結構,提升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并與社會資源形成良好的對接,達到適者生存,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
2012年,醬香酒老大茅臺設立各省直營公司,統一市場價格;濃香酒老大五糧液設立全國多個營銷中心;葡萄酒老大張裕設立品牌酒、白蘭地、進口酒三大營銷公司,這3家的動向一致指向幾個關鍵詞:營銷貼近更貼近市場,決策下放更下放區域,品類專業更專業競爭。
而洋河等眾多廠家將渠道下沉到縣,并且分品類、分渠道選擇合作伙伴,更充分表明,經銷商們曾經“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時代被廠家的戰略布局打亂了,獨享品牌大餐的時代結束了。
來源:華夏酒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