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在美國中西部的干旱,受到投機者激發的糧食價格泡沫影響,可能造成全球性災難。在過去的六年中,波動和過高的糧食價格已經導致了廣泛的饑餓和社會動蕩。現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大規模旱災可能引發另一場危機。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構建了定量分析價格上漲的模型,發現玉米轉化為乙醇的工業用糧和金融市場投機者是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模型也預測,如果沒有足夠的政策措施實施,2012年年底會發生新的糧食危機。
干旱引發糧食價格泡沫比我們之前預測的結果出現得更早。減少玉米轉化為乙醇的數量可能會緩解眼前的危機。從長期來看,市場的穩定需要限制金融投機。
糧食價格上漲受到全球的持續關注。2007年8月和2010年1月的糧食價格高峰已經引發了騷亂。全球食品供應系統的根本弱點在今年夏天再次經受美國中西部嚴重干旱的考驗,該地區負責大部分的全球糧食供應。
在2011年的一篇論文中,我們建立定量模型,第一次精確地匹配過去八年來每個月世界糧農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分析顯示,在人們認為的會導致近期全球巨大的糧食價格上漲和波動的原因中,玉米轉化乙醇量的快速增加,和期貨市場投機是合理的解釋。這是由特定的政府干預或放松管制行為造成的。因此,雖然糧食供應和價格可能會受到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環境變化,現有的價格提高卻是具體政府政策的結果。為了防止食品市場進一步的危機,我們建議停止政府支持乙醇轉化,限制商品市場管制的放松,因為它導致了無限的金融投機。
上述研究公布以后,以下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在2011年底,乙醇的補貼允許終止,但政府保證37%的美國玉米作物的需求仍然存在。政策的局部調整會如何影響到玉米轉化為乙醇的百分比(目前是40%)尚不明確。根據《多德-弗蘭克法案》的需要,新的持倉限額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定于2012年年底生效。這些新規定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有觀點認為政策的實施會大打折扣,市場的參與者也會進一步尋求淡化政策的影響。
根據我們的模型,我們觀察到,在2012年末會產生另一個投機泡沫,導致糧食價格上漲甚至高于近期高點。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