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疆南部塔里木棉區持續高溫、光照充足,棉花開始由南向北陸續成熟,全國最大的棉花產區將在9月上旬將全面進入新棉采摘季節。
棉花是棉紡織業的“命脈”。棉花生產影響到棉紡織的產業發展和棉農利益。促進棉花產業鏈的穩定健康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紡織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還是我國建設紡織強國的基本保證。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基地。截至2011年,新疆已連續19年實現棉花面積、單產、總產和調出量全國第一。今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2400多萬畝,比去年增加66萬畝。預計總產量將達320萬噸,比去年增加10多萬噸,接近全國棉花總產量的一半。
然而,在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和總產持續增加情況下,今年的市場環境卻發生了明顯變化。上半年,國內紡織企業普遍虧損,對國產棉花的需求大幅降低,加之國家信貸政策趨緊,收儲企業等待和觀望情緒加重。面臨考驗的新疆棉花今年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各級財政將采取怎樣的措施扶持新疆棉花生產,促進棉農增收和產業發展?
優勢與嚴峻市場形勢并存
棉花是新疆農業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產縣棉花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60%左右。然而,受國際國內復雜經濟環境影響,全球紡織品服裝消費大幅萎縮,全球棉花供應在2011-2012年度嚴重過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新疆棉花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風險和嚴峻考驗。
近日,記者從新疆全區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2012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2470萬畝,較上年增長66萬畝,預計總產值320萬噸,較上年增長12萬噸,將占國內棉花總產的49%左右,在內地棉區逐步退出棉花生產的情況下,新疆將仍然實現棉花面積增加、豐產豐收,且棉農依然對增收期望高漲。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