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城什司縣朱葛村一農民通過本報官方微博求助稱,受臺風“布拉萬”影響,“當?shù)刂еa業(yè)南果梨遭受重創(chuàng),大部分農戶產量減半或絕產”。對此,記者幾天來深入到鞍山各大南果梨主產區(qū)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布拉萬”的肆虐,今年鞍山南果梨總產量預計將減少兩成左右。其中,優(yōu)質果的減產率甚至高達五成以上。
目擊
“落地果收購站”突然冒出來
發(fā)求助微博的農民名叫于金梁,是當?shù)氐囊幻瞎娣N植戶。昨日中午,記者直奔海城什司縣朱葛村,途經大屯鎮(zhèn)東白石村時,看到路邊一個小賣店門口停著輛大貨車,車廂里裝滿了一袋袋的青色南果梨,透過網袋可以看到,南果梨大多有“傷疤”。
原來,這個小賣店是一個臨時的“落地果收購站”。店主介紹說,這一車南果梨都是被臺風刮下來的“落地果”,約40噸重,而這些也只有全村所有“落地果”的三分之一。在后來的采訪中記者得知,臺風過后,大屯、什司縣、馬風、接文等南果梨主產區(qū),幾天的時間就冒出了四五十個臨時的“落地果收購站”。臺風把大量尚未成熟的南果梨從樹上吹落,而這些“落地果”最后只有一個用途——被水果加工企業(yè)收購制作果汁。在這些臨時收購站,“落地果”的收購價統(tǒng)一為0.2元/斤,但如果沒有這次臺風,半個月后的正常采摘價應該在2元/斤左右。
現(xiàn)場
老于的果園一半收入被“吹走”
于金梁家的果園位于半山坡上,沿著山路向上爬,臺風吹落的青綠色南果梨鋪滿地,果樹上的梨卻已所剩不多,越往山上走,情況越嚴重,到了山頂北風口處,一些果樹快成“光桿司令”了,果實幾乎都被吹落。于金梁隨手撿起幾個紅皮個大的“落地果”心疼地說,吹落的大都是樹尖上的優(yōu)質果,正常采摘能賣到2元多一斤,現(xiàn)在卻只能賣兩毛錢。也難怪于金梁上火,他家共種植了1000株南果梨樹,往年賣梨的純收入可達12萬元左右,但眼下,眼瞅要成熟的梨一半以上被吹落了,剩下不到2萬斤的梨品質一般,多說能賣五六萬元,還不夠抵付投入的生產成本。
在場的本地南果梨協(xié)會會長張煥雷介紹說,該協(xié)會共有110多戶果農,5萬多株果樹,預計今年的總產量應該在600萬斤,這次臺風過后損失了200萬斤,由于大多是優(yōu)質果,初步估算的經濟損失高達500多萬元。
調查
全地區(qū)南果梨或損失上億元
來源:千山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