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穩鎮麻溝村7組的徐剛,如今是當地有名的養羊大戶。談到自己一路走來的坎坷,徐剛很是欣慰,他說,是眾多經歷讓他創造了“借養模式”,最終走上了致富路。
第一道坎
貧困村如何選擇產業增收?
破解
抓住“安穩羊肉”這塊活招牌
2009年的麻溝村是原綦江縣30個貧困村之一,經濟十分落后,當地村民僅靠種點糧食過活,年收入不過1000多元。這樣的條件能發展什么產業呢?這是擺在徐剛面前的第一道坎。
為了回家創業,徐剛沒少跑路。到周邊各地去考察學習、泡圖書館翻閱各種資料、向專家請教……經過多方打探,他發現村里的條件很適合養山羊。就這樣,徐剛開始了他的養羊生涯。
從最初的10多只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只,徐剛在山上租的羊圈已經漸漸裝不下了,他就在山下找了個地方養羊,地方開闊,交通便利,方便管理。
第二道坎
借養給村民下崽會不會虧?
破解
摸索出“借羊模式”受益雙方
徐剛的羊是越養越多,產業越做越大,但他沒有忘記回家創業的初衷,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剛開始,徐剛試過很多辦法想讓村民們跟著他一起養羊,利用他現有的銷售渠道,只要肯養銷路就不成問題。可是總是來問的人多,真的愿意跟他一起養羊的卻很少。“大家想養,就是不想出錢。”徐剛說。這就成了他帶動村民致富的第2道坎。
就在徐剛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位村民主動找上了門,他也跟其他人一樣,想養卻不想出錢。他給徐剛出了個主意,讓徐剛把羊借給他養,等生了小羊,小羊歸他,大羊就還給徐剛。徐剛琢磨著,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就同意了。
徐剛“借羊”的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了,前來“借羊”的村民也越來越多。最開始是周邊的幾戶,慢慢的村里其他人也都來向他“借羊”。由于來“借羊”的人太多,徐剛就設置了“借羊”的門檻,只借給那些愿意養羊和愿意發展養羊產業的村民。
就這樣,徐剛開始經營起了他的“借羊”模式。徐剛把能夠生育的大羊借給村民,村民幫他喂養,減少了他養羊的投入;而村民則可以在幫徐剛養大羊后自己得到小羊羔,省去了養羊的初期投入;同時徐剛還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村民更好的養殖山羊。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