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豆粕價格持續上漲,沉寂許久的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也明顯放大。伴隨著行情的活躍,市場充斥著各種負面評論,筆者無意探討豆粕價格上漲是否合理,只想作為一名期貨市場的老從業人員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豆粕價格上漲并不是過度投機的結果。今年全球兩大產區美國和南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大豆供應出現緊張,cbot11月大豆價格自6月初以來大漲近40%。國內大豆壓榨90%依賴進口,作為壓榨的下游產品,國內豆粕現貨價格漲幅達到39%,豆油漲幅只有不到9%。同時,大連豆粕期貨1301合約和豆油1301合約的價格分別上漲了38%和10%。也就是說,盡管豆粕上漲幅度逼近美豆,但由于油價漲幅明顯不足,油廠整體仍面臨嚴重虧損局面。如果不是國內壓榨企業擁有專業的采購和保值能力,恐怕行業早已劇烈動蕩了。因此,大連豆粕期價的上漲并沒有脫離原料價格的約束,只不過是飼養業存欄量巨大把豆粕推上了領漲者的位置。
如果從行業維持正常壓榨利潤水平的角度看,油粕整體漲幅尚不充分。在國內壓榨行業利潤長期處于扭曲狀態的背景下,豆粕期價跟隨原料價格上漲再正常不過,更何況豆粕期價漲幅尚不及美豆和豆粕現貨,過度投機無從談起。
第二,期貨市場升貼水結構反映出市場對未來供求形勢的看法。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市場對美國干旱天氣炒作過度,畢竟下年度南美大豆有可能大幅增產。這一觀點恰恰是大豆近緊遠松供需格局預期的體現。我們從期現價差和期貨近遠價差兩方面來考慮:期現價差方面,從6月份上漲行情發動以來,豆粕現貨價格始終領漲于期貨價格,最近1209合約價格一直比現貨低100元/噸以上,直到進入交割月前夕,才逐步向現貨價格靠攏,這充分說明期貨不但沒有炒作,反而價值偏低,最終通過上漲向現貨回歸;近遠價差方面,目前1209合約價格約為4570元/噸,1301合約價格約為4230元/噸,1305合約價格約為3670元/噸,最能體現明年南美大豆產量的1305合約與現貨月合約的貼水幅度達到900元/噸,說明市場已經對未來供應有可能增加的利空題材作了充分解讀,否則明年5月份豆粕價格的預期不會這么低。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