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來自保定市一家大型超市的一輛大型運輸車到該市博野縣城東鄉小西章蔬菜種植基地采購蔬菜。超市采購人員杜大鵬告訴筆者:“博野縣的大棚無公害蔬菜都裝上了‘電子遙控器’,信譽度高,市民就認博野無公害蔬菜的牌子,我們超市賣著十分踏實”。
博野縣是全國首批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縣,被農業部確定為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示范縣,2011年以來,為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從大棚生產到餐桌的全程監控,該縣不斷探索和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方式和機制,開發建立了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監管平臺。杜大鵬所說的“電子遙控器”正是該縣大力推行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一個重要舉措。為做到投入市場的蔬菜能追根溯源,該縣為每個種植戶排出了電子代碼,十戶有一個總代碼,每戶一個分代碼,標在出售蔬菜的包裝箱上,是哪個棚室產的菜一查代碼就一目了然。在發生蔬菜產品安全事件時,可根據代碼追溯信息,迅速切斷來源,實現產品及時召回,減少危害發生,實現對違法者的責任追究,保證公眾身體健康。由于效果良好,被菜農和銷菜商形象的稱為“電子遙控器”。
據了解,該縣7萬畝設施蔬菜全部裝上了“電子遙控器”。為保證上市蔬菜的無公害標準和食用100%安全,該縣整合農業、工商、質監等檢測資源,成立了縣食品檢測中心,初步形成了縣有檢測中心、鄉鎮有檢測站、基地有檢測點的檢測體系。由農業局建立統一的無公害蔬菜化肥、農藥供應站,在蔬菜種植基地和專業村設立無公害物資供應點,把允許使用和不允許使用的化肥、農藥印成明白紙發放到蔬菜種植戶,農業局還定期對蔬菜種植區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對菜農實行“捆綁責任制”,以每十戶菜農為一組,互相聯保、互相監督,一旦哪一戶蔬菜出現安全質量問題,除追究本戶的責任外,其他九戶也負連帶責任,輕者進行經濟制裁,重者取消種菜資格。
該縣農業局副局長郗彥軍高興地說:“‘電子遙控器’確保了我縣設施蔬菜安全上市敢打‘放心’牌的重要法寶,保證了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政府監管環節間的信息完整傳遞,提高了無公害蔬菜生產者的安全責任意識,真正做到源頭控制。”
來源:燕趙都市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