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口市農業部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該市蔬菜產量32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萬噸,增幅9.5%;銷售收入50.2億元,同比增加了19.6億元,增幅64%,實現了產量和產值的明顯增長。
近年來,張家口市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40萬畝,蔬菜產業用10%左右的耕地面積創造了種植業一半以上的產值。該市主產區農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蔬菜,蔬菜產業成為該市特別是壩上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張家口蔬菜產業發展迅速靠的是什么?
“科學發展讓張家口的蔬菜產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張家口市委書記王曉東說。
張家口瞄準蔬菜產業,大力發展節水蔬菜、設施蔬菜,種植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于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為確保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張家口大力推廣以膜下滴灌為主的微滴灌節水工程,壓縮高耗水、低產值的大路菜種植面積,擴大高效益的精細菜種植規模。今年,全市新增改善節水灌溉30萬畝,膜下滴灌11.9萬畝,蔬菜產區全部實現了節水化生產。全市年節約用水2.2億立方米,相當于20個西湖的水量。通過集約化種植,降低了蔬菜生產成本,提高了蔬菜的安全和產量。
為加快發展設施蔬菜,市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蔬菜產業發展。全市共投入資金10.7億元,建成蔬菜春秋棚3.26萬個,冬暖式大棚6384個,小拱棚10.4萬個,建設規模超過了年初計劃和2011年底全市設施棚室的總和。據介紹,今年全市比去年新增1.73萬畝日光溫室大棚、4.51萬畝拱棚,全市設施蔬菜面積將發展到17萬畝。正在建設151個蔬菜標準園,標準園內需要育苗的蔬菜100%采用集約化育苗。僅新增的6.24 萬畝設施蔬菜,與普通大田相比,可帶動農民增收9億多元。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