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第一例轉基因植物(一種煙草)誕生以來,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技術研發國和相關產品生產國,它也是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
2011年,美國有6900萬公頃的農田上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占美國可耕地面積的43%,轉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番木瓜和南瓜等。美國93%的大豆、93%的棉花、86%的玉米和90%油菜系轉基因品種。此外,80%的包裝食品都使用轉基因作物作為原料。
盡管轉基因技術和產品在美國可以合法進行并且商品化,但是其研發、生產和流通的整個過程依然受到美國幾大政府部門的嚴格監控,在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轉基因作物生產國的背景下,是嚴密細致的法制化管理和監控體系。
紛繁的法規
“1986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科學和技術辦公室公布了一項名為《生物技術規范管理框架》的文件,確定了三個政府部門有管理生物科技的職責。其中,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有主要職責來確保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的安全,包括任何被定義為轉基因的食物,也包括對所有來自植物的食物和動物飼料的安全和分類的職責。與此相對,美國農業部負責監管有可能對植物健康造成威脅的轉基因生物體。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則負責管理涉及轉基因技術的殺蟲劑,以對公眾安全負責。”美國農業部負責公共事務的技術專家andrebell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
從法律層面來說,美國農業部對轉基因動植物安全管理依據的法律主要有:《聯邦植物保護法》、《聯邦植物害蟲法》、《聯邦植物檢疫法》、《病毒、血清、毒素法》、《聯邦肉類管理法》、《家禽產品管理法》等。
而在農業部內部,則由動植物健康檢測服務這一部門來具體監管對轉基因生物體的進出口,國內運輸和試驗,以防止對植物產生損害。任何關于轉基因的試驗必須得到美國農業部的批準,并且遵守農業部對于保證對生物體有足夠控制的管理。申請者必須提交詳細的信息,得到農業部科學家的審核。在發出批準之前,農業部將以由此帶來的所有可能的農業風險進行評估。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