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跌的跌了,沒預期跌的也跌了,上周市區主副食品中的主要品種跌聲如潮。記者昨天從淮安市價格監測中心獲悉,菜價在短期調整之后,上周大幅下跌5.7%;淡水魚價格繼續下挫,無一上漲;豬肉價格更是全線收綠……
數據顯示,上周15種蔬菜價格,除芹菜飄紅(漲12%)外,有多達10個品種下跌,屬于近一段時間少見的現象。其中跌幅較大的有青菜、大白菜和豆角等,跌幅均超過了12個百分點。經此一跌,蔬菜均價已回落至2.2元/斤,比今年的最低水平,也僅高出3毛錢。
更為可喜的是,“一元菜”在較長一段時間失去市場主流位置后,上周重新回歸為“大多數”,目前已擴容至7個品種,分別為大白菜(1.4元/斤)、青菜(1.8元/斤)、黃瓜(1.4元/斤)、白蘿卜(1.7元/斤)、茄子(1.9元/斤)、土豆(1.7元/斤)、包心菜(1.9元/斤)。
此前本報也曾指出,菜價結束上一輪上漲后,無論是“高價菜”還是“低價菜”均處于“上下兩難”格局之中,形成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拉鋸戰,這就為下一茬蔬菜尤其是地產菜的上市贏得了寶貴時間,因此預計今年的菜價不會像去年那樣,形成咄咄逼人的上攻態勢。市價格監測中心也指出,菜價穩中有降,主要是青菜、豆角等地產菜大量上市,阻止了菜價進一步上漲,同時天氣條件良好也有利于外地菜的生長與調運。
菜價預跌可以理解,但豬肉價格全線下挫似乎有點“出乎人們意料”。數據顯示,精瘦肉跌1.4%至13.8元/斤、五花肉跌1.6%至12元/斤、去骨后腿肉跌1.5%至13元/斤。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低迷,生豬養殖戶基本處于無利可圖甚至虧損的邊緣。為此國家適時啟動了凍豬肉的收儲工作,以期“加大”市場需求量。與此同時飼料價格近段時間出現大幅上漲,這些條件都為豬肉價格的企穩轉漲創造了一定的條件,但是豬肉價格還是“意外”地跌了。
市價格監測中心認為,豬肉價格長期低迷,不利于生豬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從國家的政策調控看,也希望改變生豬市場的“弱勢”格局。而反觀豬肉的市場表現,表明目前的政策影響力十分有限,“如果豬肉價格再這樣跌下去,不排除國家二次啟動凍豬肉的收儲工作”。
來源:淮安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