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早,一頭即將出欄的生豬。在肉價高漲的2011年,農民從事家庭養豬的卻越來越少了,而減少的直接原因就是農業勞動成本相對大幅提高。7月6日到7月7日,記者跟隨出欄生豬,記錄了從養殖場到屠宰場到農貿市場的過程,了解了養殖、屠宰和銷售等環節的信息。
7月6日早8點多鐘,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唐閘鎮街道養殖戶黃漢余就忙著打掃豬舍、配飼料。他的養殖場年出欄生豬200多頭,從苗豬到出欄,要五六個月的時間,和去年同期比,人工、苗豬價格、飼料價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7月6日上午,養殖戶(左)和前來收豬的人(左二)在豬圈里抓豬。去年黃漢余買一頭苗豬700元錢,今年已經超過了1000元;去年120斤一袋的玉米賣100元錢,今年價格已達到了150元;這兩年的人工費也漲到了1500到2000元,他這個中型養殖場今年一頭豬的各項成本在1700元左右,說起目前豬肉價格高的現狀,黃漢余認為除了各項成本增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去年豬肉價格低的影響,今年生豬存欄的數量少了。成本高持續時間長,有的就不養或者少養了。他的說法也得到了早上前來收豬的徐少春的證實:“什么都貴,養豬賺不到錢,還不如打工。”
7月6日上午,運輸途中,豬頭從卡車上探出嘴來。徐少春和舅舅濮益山在各個養殖場之間奔忙,當天要給屠宰場送三趟豬,大概20多頭。濮益山一轉眼已經干了20多年,現在每個月要給屠宰場送五六百頭豬。
7月6日上午,徐少春把收來的豬趕進屠宰場的待宰間。徐少春告訴記者,他們負責到各地收豬,送到養殖場屠宰后直接與批發戶對接,收豬也要看是不是好的品種,今年好的品種每公斤收購價20元左右,差的也有17、18的。屠宰場屠宰一頭豬收取25元的費用,賣給市場批發戶的豬肉目前是每公斤25元左右。
7月6日上午,江蘇南通,徐少春把收來的豬趕進屠宰場的待宰間。這些收來的豬,要在屠宰場的待宰間呆10多個小時,屠宰場夜間才開始屠宰。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