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將《關于全力推進大連市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提案》確定為2012年政協“一號提案”。通過全市上下精心組織,全力推進,“一號提案”辦理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上半年,全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1040.9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42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6%和24.1%,增幅高于全市經濟增長平均水平,為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20日召開的市政協十一屆二十五次常委會議上,副市長孫廣田對“一號提案”的辦理工作情況進行了通報。
大連市正爭取成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城市
大連市政府在謀劃海洋經濟發展中,依據大連市海洋資源優勢和特點,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編制并實施了《大連市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大連區域用海規劃》等一批海洋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具有鮮明特色的海洋產業專項規劃。這些規劃明確了今后5—10年全市海洋資源保護開發的總體要求和海洋經濟的發展目標、政策舉措,大連市發展海洋經濟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國家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我市正在爭取成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城市。
啟動了6個國家海洋公益科研專項
專門成立了大連市科技興海專家委員會,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完成了科技興海基地建設前期準備,正在研究組建“大連市海洋與漁業科技服務中心”。著力建立健全海珍品苗種培育體系,積極鼓勵支持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聯合,抓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加快海水養殖原種、良種引進和本地種提純復壯。目前,全市已建成海參、鮑魚等海珍品良種繁育場38個,其中省級水產品良種場25個,國家級13個。啟動了“藥源生物活性物質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范”等6個國家海洋公益科研專項。
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進一步加強對工業園區及高污染、高排放企業直排海排污口的排查,從嚴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海總量。嚴格執行海洋工程環評核準制度,對13項投入運營和試運營的海洋工程依法依規開展環保設施驗收,確保污染物排放達標。先后實施了老虎灘、大小長山島和海洋島等6個海洋生態整治修復示范工程項目,部分岸線、海島和海域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規劃建設8大漁業加工園區
來源:大連天健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