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出京150公里,不到2小時的車程,就站在了飛將軍李廣扼守的“上谷郡”——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這個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經2000多年的血雨腥風,進入21世紀的今天卻是如此的蔥蘢盎然,滿城飄逸的垂柳間,不時透著些許醇香。站在修葺一新的古城墻極目遠眺,歷史的鼓角號鳴已然遠去,滿城盡是赤橙黃綠和那紅的發紫的老藤葡萄,中國最古老的葡萄園就臥在這兵家必爭之地。
千畝最古葡萄園靜臥城中
天然異稟走俏四海
“買一箱帶回去吧,這可是從百年老藤摘下的我們宣化特有的牛奶葡萄哩,別地兒吃不著的。”隔著斑駁的鐵柵欄,挑擔推車的叫賣,把沉浸在清遠樓下高高低低不等的古代車轍中的記者拉回了現實。“今天的宣化是典型工業城,農業比重不到1%。但矜貴的是,我們這里至今還保留了千畝全國獨一無二的傳統庭院漏斗式古葡萄園景觀。史書記載,宣化的牛奶葡萄距今最少已有1300多年栽培歷史。”同行的宣化文廣局副局長張雪芹證實:今年宣化區正式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申報“全球農業重要文化遺產保護地”,今年初,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和120多位各國專家來宣化實地考察,對于宣化種植葡萄悠久歷史,以及至今保留大量完好的世之罕見的漏斗型“傳統葡萄園”贊嘆不已,評價說,“不僅是一個獨特的農耕文明景觀,更是中國葡萄種植發展史。”今年9月,宣化葡萄園順利地列入“全球農業重要文化遺產”候選點。
指著城北一片濃綠,宣傳部長張曉燕不無自豪地說:這一片屬春光鄉觀后村、大北村和盆窯村三個村,是宣化漏斗架古葡萄園主要分布區,經過清點,至今還留有百年以上的漏斗葡萄2464架,占全區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二,創造了近千億的產值,全部外賣。重要的是,古老的種植方式依舊是今天村民沿用的習慣。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